“制药领域的核心技术是未来生物产业的战场。创新药物研发往往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的竞争,特别是一些涉及国货民生的主要药物品种,其意义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商业和学术价值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建议,应加强立法,加强对科技创新和医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。
罗永章说,成功开发一种新药通常需要15年左右,数十亿甚至数十亿美元,几百人的工作量。几乎每一种新药都需要几项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,凝聚了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,耗费了国家和企业大量的科技资源,才最终实现重大突破。如果医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得不到妥善保护,就会打击整个医药行业的创新热情,危及国家利益。
罗永章认为,保护关键核心技术,除了研发主体的自我保护外,国家政策法规的合理更重要。近年来,我国药品注册审查取得了较大进展,但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不够重视,漏洞时有发生。加大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,保护关键核心技术的立法刻不容急。
罗永章建议完善法律制度,保护研发主体的权利。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关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而不是工艺细节。在不降低评价标准的情况下,可以合理降低技术流程细节的披露要求,允许报告主体保留不完全披露关键核心技术细节的权利。